田莉2024年度述职报告
发布时间:2025/1/15 7:42:56 作者:王晓 浏览量:790次
2024年度述职报告
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田莉
2024年分管学校党务、教学、教科研、毕业班以及学校宣传工作。本人也担任两个毕业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。
在个人教学工作中,我能够认真备课、上课,积极开展教学研究,所教班级中考成绩优秀,名列前茅,本年度继续获评玄武区教学先进个人。此外,积极参加市区教研活动,提高自身专业素养,本学年共开设市级公开课1节,区级讲座2节,校级公开课2节;主持市级课题一项,发表论文1篇,省论文评比三等奖,市优秀案例评比一等奖。
一、成立青衿学社学社,深化青年教师精准培养
2024年3月,成立青衿学社,深化青年教师培养。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培养机制,制定青年教师发展规划以及成长档案,实行全方位跟踪培养,推动青年教师在师德修养、教学理念、教学基本功大赛,围绕微党课、读书交流、学科素养、日常班级管理、团建活动等多个方面,开展专项培训。青矜学社自成立以来,每月末开展一次活动,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。加强校级培养,实施“青蓝工程”,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,让青年教师在“学、思、练”的过程中快速提高个人能力。
二、明晰目标,稳步推进毕业班工作
2024届中考成绩稳中有进,继续获得玄武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优质奖。在毕业班工作中,基于数据精准分析,对标找差,在工作中定目标,抓落实;关注备课组建设,积极参加备课组备课活动,协助备课组厘清方向,明确目标;关注临界生的发展,细化目标措施;组织政史组利用晚自习时间开展年级提优补弱工作;深入年级,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,在工作中落实和改进。
三、聚焦“四有课堂”,促进学习方式变革
始终牢记岗位职责,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为目标,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,提高课堂教学质量,积极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。
近年来,学校基于省级规划课题《基于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主题课例式校本研修的实践研究》,深入推进教研组建设,根据“深化‘新三学 ’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”的要求,制订学科推进方案,加强教研组校本主题研修,开展系列主题研究活动,形成本学科推进“新三学”的教学课例,以真实、有用、高效的优秀研究案例为示范,引领推进教学行为。
一年来,通过组内公开课、骨干教师示范课、青年教师展示课、新教师“亮相课”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、“弘毅”微讲坛等活动,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研讨,让“新三学”背景下的“四有”智慧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内化为每一位教师的日常行为。
四、提质增效,探索“数智作业”新路径
自“双减”政策实施以来,学校持续探索作业改革新路径,切实提高作业设计质量,减轻学生过重负担,促进学生健康发展,实现教学质量提升。本学年,大部分学科能够根据新课标及校情、学情在原有成果基础上对校本作业进行选编、改编,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作业;此外,8月成为区数智作业试点校。从暑期开始组织学科骨干进行培训,到投入使用。目前,作业设计融入每周集体备课活动,教师们集思广益、及时沟通,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五、立足校情,扎实推进宣传工作
通过校园网站、教育网站、报刊等途径对学校进行宣传与报道;定期邀请电视台拍摄学校社团、德育活动、课程介绍、教学管理等内容,立体化的呈现学校的发展;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,每天重点更新。通过向家长、社会传递学校的教育动态、校园活动、教育信息等,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及知名度。学校官微一年发稿200多篇,稿件的质量、内容关系到学校的形象。因此,每一篇推出的稿件,从标题到内容,从排版到标点符号,每一个细节我都会仔细审核、修改并最终发布。
六、反思
1.我校四有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全面推进。但是在常态课教学中还存在经验式教学。后期要继续思考和推进如何在常态课教学中落实课堂理念,开发有形载体。
2. 骨干教师培养力度还不够,部分学科缺乏骨干引领。
工作中,我能够严格遵守学校的工作纪律和制度,规范遵守工作程序,远离诱惑,加强廉政的学习。凡涉及到重大的事务,我都能事先请示,征求意见。重大问题都在校长会上讨论决定,从不擅自主张自作决定。
工作中既有成绩也有不足。面对问题与不足,我会不断反思与改进,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!